欢迎您访问十三师政务网门户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红星往事>> 正文
“湘女”屯垦路
来源:兵团第十三师   作者:史志办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8-02-13 18:01:29
 

我叫黄琼德,家在湘粤交界的广东连州市。

1952年初春,从湖南日报看到新疆兵团在长沙招收女兵的消息后,我就独自一人从广东跑到长沙去报名参军。那时的我刚过完14岁生日,身材又矮又瘦,因体检不合格,没有被录取。我来长沙只带了一点点钱,还被同来参军的一位姐姐借了去,只能鼓起勇气去找负责招兵的同志,他们得知我没钱回家,特许我参军去新疆。这也许是我和新疆的缘分,竟这般奇妙的在截止报名的最后一天成为广东籍的湖南女兵,命中注定该到新疆屯垦戍边,成为“八千湘女进新疆”的一员。

    从长沙到迪化万里迢迢,我们一行40人坐火车到西安,然后换乘汽车,颠簸在漫无尽头的沙石搓板公路上。大家挤坐在连篷布都没有的卡车里,脸上身上落满车轮碾起的尘土。可我们都不觉得苦,仍然快乐的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等革命歌曲,借此驱赶旅途的疲劳。到安西时,领队告诉大家:“明天路上可能有土匪,女兵把头发塞进军帽里。”第二天清晨,车厢前面驾驶室顶部都有一挺机枪,新疆派了武装战士来接我们,在机枪护卫下,我们安全到达新疆东大门星星峡。

1952511日,经过42天跋涉,我们到达了新疆首府迪化。休整几天后,和我一同参军的200余名湘女通过考试,分到刚建校的“八一农学院”学习农业知识。两年后我从园艺专科毕业,分到哈密农五师的一个连队做农业技术员,开始了新一阶段的屯垦之路。

    初到农场,迎接我的不是绿油油的庄稼,而是无垠的戈壁荒漠和白茫茫的盐碱滩。我虽是农业技术员,做的工作却是修水渠、打田埂、平整土地开荒造田。最难忘的是1958年在吐鲁番修渠的日子,工地在火焰山北边的戈壁深处,那漫无边际的大漠只有一抹单调的黄色,蓝色长天挂着一轮烈焰灼灼的太阳。一百多人的施工连队才只有九顶帐篷,一顶做连办公室兼干部宿舍,一顶是伙房和炊事员宿舍,一顶做托儿所以及妈妈孩子和保育员宿舍,还有6顶帐篷按班分配,我们30多位女职工挤在一顶帐篷里,脚对脚打着两排通铺,生活用品都放在帐篷外边。结了婚有孩子的家庭也都分住在各班,夫妻虽在同一个工地干活,天天见面,却也成了近在咫尺的牛郎织女。

火洲戈壁除了高挂天空的烈阳,还常有飞沙走石的大风。放在帐篷外的脸盆水桶,能被风吹得满戈壁乱滚,帐篷里的人也都不敢睡觉,围坐在四周用身体压住帐篷,防止大风把帐篷掀起刮走。风势稍减,人们就与平常一样,扛了镐头和铁锨继续去挖土修渠。大风扬起的沙土,能把修渠的人变成泥人,眼睛、鼻孔和耳朵灌满尘土,讲话时嘴里的沙子都吱吱响。

环境恶劣、生活艰苦,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每天早起晚归两头不见太阳,面对超强的劳动大家却没有抱怨的声音,当年人们觉得生活本该如此,大家都是认真干活,要多快好省的完成任务。我最敬佩那几名孕妇,尽管妊娠反应身体不适,也和男人一样用镐头去挖戈壁上那坚硬的土,去搬砌渠那沉重的卵石。还有随父母来工地的小孩,大的不到三岁,小的只有几个月,也住在火洲戈壁的帐篷里,母亲黎明出工时,孩子还在熟睡,夜幕降临时母亲从工地回来,孩子又入梦乡,即使与母亲共住托儿所,也难得看见妈妈慈祥的面容。如今这些孩子已过了知天命之年,也许他们已经记不得当年火洲大漠深处住帐篷的日子,但这段人生历练,却令我终身难以忘却。

完成修渠后,我回到哈密参加建设“青年农场”开荒造田,那是一片黄沙莽莽的戈壁,起伏着一堆堆沙丘,纵横着一道道沟壑,散布着万座坟墓,没有水没有草更加没有树。宿舍和办公室都是地窝子,人们用竹筐一担一担的挑土,或者用新疆特有的抬笆抬土,如蚂蚁搬家般移走一座座沙包,填平一道道沟壑,再挖出一条条纵横在荒漠上的灌溉渠系,引来天山雪水泡碱洗盐,栽植树木、播种作物,莽莽戈壁渐渐覆盖了绿色,荒原变成了绿洲。

时间进入1980年,迎来改革开放,兵团引进世界银行贷款,开发农业综合项目,确定在哈密垦区建一个万亩葡萄基地,我被指定为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参加了项目的从可行性研究及开荒、打井、定植建园和抚育管理全过程。项目实施之前,哈密垦区曾数次发展葡萄,但每次都是第一年成活,第二年冻死的重复。我和参加这个项目的几位同事,外出考察,深入田间调查研究,探讨屡种屡败的原因,制定了一套适应哈密气候的栽培技术,定出栽培规程,实行模式化管理,终于克服了哈密葡萄苗期冻害和其它各种技术难题。历经8年努力,在东天山之南的荒漠上,建起一片1.7万亩的葡萄基地,超额完成指标任务。1989年,该项目获得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又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农业部丰收计划三等奖,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兵团利用世行贷款项目的典范,也实现了王震司令员1950年提出要在哈密建一个最大葡萄园的梦想。

退休之后,我继续奔波在农场和哈密市各乡镇的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葡萄种植经验,给农民讲种葡萄的科学知识,手把手教技术,促进了哈密葡萄的发展,实现科学的规范化模式化管理,使葡萄成为哈密的支柱产业。农民获得了丰收,增加了收入,为此我感到高兴和自豪。

如今,我将步入耄耋行列,回首往事,我在老家生活14年,在新疆度过60多个春秋,我把青春和人生奉献边疆,边疆的土地有我滴洒的汗水。我是新疆人,我爱新疆的山和水,爱新疆广袤的荒漠,爱那一片片生机勃勃的葡萄园。

作者:黄琼德  曾在哈管局葡萄项目办工作,参与哈管局世界银行贷款栽培葡萄项目。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