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十三师政务网门户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十三师动态>> 政务要闻>> 正文
【弘扬兵团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古梅无他求 点红暖人间
来源:兵团第十三师   作者:新闻中心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3-02-06 10:58:24

“他是一位值得敬佩的人。”这是很多认识十三师离休干部孙慎的人对他的评价。年近九旬的孙慎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老党员不求回报、甘于奉献的精神。

1949年5月,16岁的孙慎报名参军。来到新疆后,他上过战场、剿过匪、开过荒、当过老师、参与过基层管理……不管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他都履职尽责、担当奉献。

知识就是力量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新疆刚刚和平解放,王震将军率领的第一兵团十万大军和新疆和平起义的十万大军,在剿匪平叛、生产建设、建立地方政权的同时,开展了一场全军“向文化大进军”运动,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文盲率,也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和命运。

孙慎曾在六军十六师46团、47团担任宣传和文教员工作,亲历了那场“向文化大进军”运动。回忆起这场运动,他说:“有了文化,指战员们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孙慎说,当时六军十六师的指战员们,绝大部分是农民,大多数不识字,学习文化成为全军指战员的迫切需求。不识字,带来很多麻烦。有一年冬季,孙慎到一个连队,听指导员作经验介绍。这名指导员讲了1个多小时,观点鲜明、重点突出、举例生动,孙慎边听边记,准备把这些经验向领导汇报,他怕记不全,于是向这名指导员要发言提纲,指导员为难地说:“我不识字,哪有提纲啊,怎么想就怎么说呗!”后来这名指导员伸出了手掌,上面用钢笔划着密密麻麻的符号,标着1、2、3、4……他害羞地说:“我就是看着这个说的!”

1950年,从事宣传和文教员工作的孙慎按照指令参与到“向文化进军”运动中。当时,十六师46团、47团、48团各连队设立了文教员,把全连指战员按每个人的识字数量,编成10人左右的互助小组,结成对子,“任务到人,包教包学”。

孙慎所在的46团3连有7个文教员,他们每天把10个字写在纸片上,发给指战员们,教他们认字、写字。

“当时没有教科书,也没有教学经验,在教的时候,都是先从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如工人、农民、解放军、桌、椅、门、窗等这些词开始教。”孙慎说。

说起识字,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全国战斗英雄、六军特级工作模范、46团侦通连连长王耀群当时已年过40岁,识字对他来说是一件很费劲的事儿,可王耀群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每天早上他比别人早起一小时,学生字。熄灯后还在肚皮上写字,3个月后,王耀群认字1500多个,获得46团“学习模范”的称号。

在教指战员们识字时,孙慎和其他文教员用速成识字法教大家识字。战士朱振忠编了一首歌:“过去我们不识字,穷人个个睁眼瞎。如今有了速成法,我要好好掌握它。文化水平提高了,今后掌握现代化。”这说出了指战员们急切想要掌握文化知识的心情。在学习实践中,大家创造了拼音麻将、活字搬家、抽签花麻将、拼音扑克、拼音碰球游戏等学习方法,加快识字进度。

后来,孙慎和其他文教员领着认识2000字到2500字的指战员们组句子、写短文。从写自己、写日记到写稿件、写家信,不断巩固并扩充掌握的字词。

1953年春,孙慎即将调离46团,他去连队向战士们告别。几位曾经让他帮着写家信的战士兴奋地拿出日记给孙慎看,他们的日记写得丰富多彩,已经不是几年前大字不识的战士了。

知识就是力量。经过学习,在 “五兵活动”(兵写兵、兵演兵、兵唱兵、兵舞兵、兵画兵)中,很多刚刚脱盲的指战员发表了作品。1951年底,师政治部出版了铅印本的《红星战士诗歌集》,部分团场陆续出版了油印本的《红星战士诗歌选》。仅47团二连在一年中,开文娱晚会31场,演出节目600多个,墙报、黑板报、专刊共刊登指战员的稿件1200多篇。“向文化大进军”运动使长期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出来的指战员们,打下了文化基础,为之后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关于过年的趣事

年过9旬的孙慎享受着四世同堂,儿孙绕膝的幸福晚年。每到春节,一家人团聚的时刻更是孙慎最快乐的时候。每到此时,孙慎总禁不住给孩子们讲一讲他过年的趣事。

1950年2月,孙慎在部队过了第一个春节。当时,孙慎所在的部队驻扎在酒泉。当地的群众十分穷困,饥寒交迫,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战士们拿出自己换洗的军装,挤出自己的口粮接济群众,炊事班用加了辣椒面和盐的面糊糊给大家下饭。小小的酒泉一下子聚集了20万解放军战士,副食品断档,连着两个月没有吃到蔬菜,许多战士得了夜盲症。司务长手里拿着菜金花不出去,急得直转圈。

快过年了,战士们听说司务长为了给大伙改善伙食跑了许多地方去买菜,大家都盼着过年可以吃到新鲜蔬菜了。年三十那天下午,训练比平时结束得早一些,听到司务长的召唤,战士们拿着饭盆来到场院里围成一个个圆圈。当一大脸盆的羊肉摆在地上时,战士们兴奋起来,狼吞虎咽。让战士们没想到的是这一盆的羊肉还没有吃完,又一盆鸡肉端了过来,接着又是一盆鱼……又有肉又有菜,还有那“洋芋切成片片子,筷子戳成眼眼子”的糖醋“藕片”,战士们感谢炊事员们煞费苦心地给大家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敞开了肚子不停地吃,许多人都吃撑了。

饭后,四十六团团部举行了团拜会,战士们你唱歌来,我跳舞;你说相声,我演戏,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现场热烈的气氛感染了政治处主任王佐健,他兴致很高地给大家讲了《红楼梦》中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的故事,引出王熙凤说道的“散了,散了吧!”团拜会在意犹未尽中落下帷幕。

谁知,许久不见荤腥的肠胃“闹脾气”了,许多战士大年初一闹肚子。

进疆后,部队集体转业。1955年,孙慎在红星二场工作。正是建场初期,春种秋收冬积肥,那会流行过革命年,就是干着革命工作过年的意思。

那一年的大年三十,天还没有亮,孙慎像往常一样,先到伙房吃早饭,饭后和大家一起挑着担子去戈壁滩上拾粪。孙慎眼睛亮腿脚快,赶在午餐前拾了一担粪,挑回堆肥点。吃过午饭,大家又挑着担子出发了,下午收工时,又将一担担粪肥送到了堆肥点。

人多力量大,肥料多了庄稼就长得旺,新一年的丰收就有了盼头。大年初一,大家伙又去排碱沟清淤。整个正月里,大伙都在清淤现场热火朝天地开展着劳动竞赛。

这样的革命年,孙慎过了七八个,但每每说起,他的眼里都激动地闪着光:“我们是革命军人,上级命令我们干啥就干啥,无论干啥都得干好!”

从供给制改工资制,进入60年代,人们手里有钱了,生活有了改变,但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生活物质仍很匮乏。有钱没票买不了,有票没钱也买不了。人们每年都得攒钱找票早早准备年货。1960年,孙慎两口子省吃俭用辛苦攒钱,买了一辆自行车,这样,在团场政治处当助理员的孙慎就有了“飞毛腿”,下连队工作就更方便了。“过年时带着老婆孩子串门很有面。”孙慎笑着说,这算是一份重量级的年货。

70年代后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孙慎感到生活越来越亮丽。1980年,孙慎家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春节期间,来他家看电视的人更多了,人们挤得像看大戏似的。没几天,有人来他家要买这台电视,原来,这家的儿子要结婚,买不着电视,想着孙慎有法子,便硬把这台电视搬走了。之后的一年里,孙慎买一台电视,就有人来搬走,从黑白到彩电,从小的到大的,连着几次之后,1981年的春节,孙慎家却没有电视看了,孩子只能到邻居家看电视。“我没有去看,但水涨船高,看到大家生活越来越好,我心里高兴。”孙慎得意地说。

“之后的日子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甜。”孙慎忍不住赞美道。

早行节俭事 晚过淡泊年

“早行节俭事,晚过淡泊年”这是孙慎笔记本上的一句话。走进孙慎家,可以看到不管是沙发、茶几还是电视柜,都是九十年代的旧样式,一面用了60多年的镜子是他和爱人结婚时买的;30多年来他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秋衣秋裤都穿了有10年以上,补丁摞补丁,裤口松松垮垮没了弹性。这些老物件和旧衣物成了他生活的标配,也是他生活的缩影。

他们家唯一不断换新的东西只有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的知青岁月》《浴血荣光》《大国崛起》等,孙慎不仅仔细研读,还认真地做了标注和笔记。他说每读一遍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当问他为什么不用退休工资添置点像样的家具时。他说:“那些都是身外物,我的工资是党给的,留着以后有大用。”而每次国家有困难时,他总是慷慨解囊,常行善举。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孙慎每天早上都会听新闻,中央的、自治区的、哈密市以及十三师新闻,时时刻刻关注着疫情发展,牵挂着抗击疫情一线的“战士”。他知道自己年纪太大,出不了力,帮不上忙,心里很是着急,但还是想着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2月6日,宅家多日的孙慎交给女儿1万元,并对她说:“疫情这么重,各方面一定缺钱,你赶紧去社区捐款,把钱用在需要的地方,这是我现在唯一能做的了。”

2月27日早上,孙慎在新闻上听到中央政治局成员为疫情防控工作捐款的消息,更是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又委托女儿再一次捐款1万元。

孙慎离休后一直担任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委员,他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坚持参加政治学习以及支部活动,从未缺席迟到,执着认真的劲头让大家钦佩。

他还一直积极投身社区红色教育老年宣讲团和关工委、团工委工作,对居民进行红色教育、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他还结合自身经历,先后创作《八大石剿匪歼灭战》《初进镇西》《东天山见证》《宏伟的兵团事业 光荣的兵团人》《六军随营学校的西进路上》《镇西剿匪》等25篇文章,成为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历史和兵团事业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章。

这些年来,孙慎一直坚持捐物捐款,陆续捐了5万多元,捐赠了330余件(组)军垦文物。

“我希望能回馈社会,这是我想做的,也是我能做到的。”在孙慎看来,他现在丰衣足食,物质生活所需应有尽有。他有能力、也有义务承担责任,给有困难的人一点温暖。

(陈路娟 孙兰玲)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