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十三师政务网门户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十三师动态>> 政务要闻>> 正文
【弘扬兵团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冉隆吉:愿做服务社会的一颗“螺丝钉”
来源:兵团第十三师   作者:新闻中心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3-03-13 10:40:59

“哎呀,记者同志欢迎。”初见冉隆吉,就被他中气十足的声音所震撼,80多岁的老人,精气神却格外好。

“冉叔,别忙了,快坐下来休息一会儿。”记者拉住准备去洗水果的冉隆吉,环顾客厅,忍不住赞叹:“冉叔,您家收拾得真干净。”

“退休在家没事干,就看看电视,打扫一下卫生。”说起退休后的生活,冉隆吉打开了话匣子,“当年刚来新疆时,怎么都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的生活可以过得如此滋润。”

“您刚进疆的时候,日子过得怎么样?”

“这话,说来就长了……”冉隆吉陷入了回忆,听着他的讲述,记者得以了解到一些独属于那个年代的风貌,并再次被老一辈军垦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深深震撼。

初到新疆

冉隆吉出生在四川的一个小山村里,家里日子过得艰难。“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当时我们家3个男孩,各个食量大得惊人。”回忆起童年生活,冉隆吉笑着摇了摇头。

1960年,年满18岁的冉隆吉报名参军,被分配到吉林省长春市3034部队步兵连。那是冉隆吉第一次出远门,他怀揣着对家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憧憬告别了家人。

在部队的日子很辛苦,不分寒暑地训练、站岗,但冉隆吉却觉得很充实。就这样,他在部队待了6年。

1966年,准备复员回家的冉隆吉得知新疆正急需军人参与建设开发,毅然报了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抱着这样的理想和信念,冉隆吉坐着绿皮火车,横穿大半个中国,一路从东北到西北,来到红星一场。

尽管冉隆吉早已做足了心理准备,但当真正站在这片土地上,望着一望无际的荒漠戈壁以及一片片泛白的盐碱地时,他还是怔住了,“我当时就想啊,这地方都没有能住人的屋子。”直到冉隆吉和其他3人被带到一处不起眼的土堆边,他才发现原来他们要住的屋子被半掩在地下。

可能是看出了冉隆吉他们的诧异,带他们来的人解释说:“住地窝子能更好地抵御风沙,而且冬暖夏凉。”说完还顺手把几张大筛网递给了冉隆吉他们。“这是做什么的?”众人不解地问道。“这就是你们今后的床了。”那人在交代完事情后就匆匆离开了。

从没经历过风沙的几人当时还有点不以为然,没想到当天晚上就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一晚上风就没停过,沙子和风顺着缝隙不停地往屋里灌。”第二天早上起来,冉隆吉将被子拿到外面抖了抖,扬出一片沙子。“从那之后,他们每天睡前和睡后都要抖一抖被子上的沙子。”适应能力很强的冉隆吉很快便对此习以为常,但有件事却让他无法快速适应。

由于缺水,冉隆吉吃的都是盐碱水,短时间吃还行,长时间吃对身体非常不好。可就算是盐碱水,每天都是定量使用。冉隆吉从没想过吃水会是如此困难的一件事,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养成了节约用水的习惯,并一直延续至今。

尽管来到新疆后有诸多的不适应,但冉隆吉还是坚定地在此扎下了根。为了建设美丽新疆,他一直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份工作。

建设边疆

冉隆吉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打井。那时候没有地下水探测仪,为了确定打井的位置,班长带着冉隆吉他们找遍了附近的每一寸土地。冉隆吉至今还记得,第一口井的位置是距离当时他们所住营地步行40多分钟的一个地方。

“当我们听到班长说‘就在这打’时,大家都很激动,找了好几天,终于确定了一个位置。”在那个纯靠人力的年代,想要打一口井是很难的,需要6个人各执一根把手,一起往一个方向使力推动钻头,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停下来,将装满土的容器拉上来清空,耗时又耗力。

冉隆吉他们班被分成了两组,24小时不停歇地打井。每天早上七点,冉隆吉会在“铛铛”的钟声中准时起床。吃过早饭后,他便和战友挎上水壶迎着缓缓升起的太阳疾步往打井的方向走去。和值夜班的战友做好交接后他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为了节约时间,冉隆吉他们的午餐也是工地上解决的。吃完午饭稍作调整后,就要开始继续干活,一直到夜班的战友来接班才能下班,平均一天需要不停歇地干12个小时。

“那时候并不觉得累,只要想到自己打出来的水井可以让大家用上水,就觉得很充实。”就这样干了20多天,井深达到了30米,班长拿来抽水泵。这一刻,“轰隆隆”的抽水泵吸引了冉隆吉他们全部的注意力,大家都在等着最后的结果。

“哗”地一声,混合着些许泥沙的井水喷涌而出,冉隆吉他们近一个月的辛劳没有白费,大家的眼睛也因激动而变得通红。“那是一种不一样的感觉,激动中夹杂着自豪。”冉隆吉回忆起打成第一口井时的心情,忍不住嘴角上扬。

之后的日子里,冉隆吉和他的战友们一直重复着选井址、打井的工作,虽然有些时候费力打的井里并没有水,但都没有磨灭他们的工作热情。一年多的时间里,冉隆吉走废了近10双鞋子,和战友们成功打出了十几口水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的用水难题。“有一两口井到现在还能出水呢。”那些水井仿佛一座座纪念碑,在悠悠岁月中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而关于冉隆吉和井的故事远远不止这些。再后来,冉隆吉被派去造洋灰管(水泥管),他们八九个人生产的洋灰管,要供当时红星一场所有的水井用。

“我之前没做过洋灰管,只能跟着有经验的人一点点摸索。”冉隆吉说。

学做洋灰管的头几天,每天下班后,冉隆吉的胳膊痛得连端碗的力气都没有。尽管如此,冉隆吉和战友们依旧不敢放松,为了不耽误红星一场的打井进度,他们半点不敢分神,每人每天平均可做五六个洋灰管。

履职尽责

1970年,冉隆吉被调到团场保卫科。进了保卫科以后,他更闲不下来了。那时候小偷比较猖獗,平均每天要发生六七起案子。冉隆吉印象最深的一起案子是有个小偷偷了商店,那在当时算是一桩大案子。冉隆吉和同事在现场调查时,并没有发现门窗有被撬开的痕迹,那么,小偷是从哪里进入商店的呢?一时间,调查陷入僵局。

冉隆吉在询问周边群众时得知商店有扇天窗,“小偷会不会是从天窗进入商店的呢?”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在同事们的帮助下爬上了屋顶,果然在天窗周围发现了一些痕迹。确定了小偷进入的方式,并得知售货员当天晚上忘记关天窗后,案件侦破的速度一下提了上来,不到两个小时就将小偷抓住了。

“那时候的案子破起来还是很容易的,就是数量实在太多了。”当时的保卫科,通常只会留一到两个人在办公室应对突发情况,其他人全都在外面办案,而冉隆吉就是经常在外面办案的那个。

有时早上还没上班,就会有人来报案。每当这时,冉隆吉连早饭都顾不上吃,骑着自行车便往事发地赶。“那时候大家多穷啊,任何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很宝贵的,只有快速找到小偷,才能保护好群众的财产。”甚至于冉隆吉的自行车,都是为了提高办案效率而拿出存了很久的积蓄购买的。

1976年,冉隆吉调到红星一场武装部。在新的单位,冉隆吉同样是身兼数职,负责征兵及民兵训练等工作。

他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陀螺,为建设边疆、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而不停地忙碌着,没有半点闲下来的时候。

“咱们的社会就像一台不停运转的大型机器,每个岗位都是‘机器’里的一颗螺丝钉,有着自己的职责,只有大家相互配合才能让机器快速运转。如果你在岗位上不能履职尽责,就像机器里的螺丝钉松懈了,严重了甚至会影响整台机器的正常运作。”抱着这样的想法,冉隆吉在工作中从不叫苦叫累,不管做什么工作都会尽己所能。

如今,为团场默默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冉隆吉开始享受退休生活。每天读书看报,天气好时外出和朋友一起追忆往昔,聊聊过去的故事。“看着团场的环境设施越来越完善,职工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感到高兴和自豪。”冉隆吉说。

(魏巍)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