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十三师政务网门户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专题专栏>> 归档专题>>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正文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来就为吃顿饱饭 不曾想掉进福窝
来源:兵团第十三师   作者:新闻中心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9-04-03 10:40:48

“北京、香港、台湾……全国各地我现在都跑遍了,就差出国了。其实,主要是儿子们考虑我现在年纪大了,又不会外语,不让我跑太远。要不然,我早就出国去开开洋荤了。”3月15日,今年76岁的红星一场退休职工平荣斌兴高采烈地给记者讲述着。他身边笼子里,两只虎皮鹦鹉披着色彩艳丽的羽毛,“唧唧喳喳”脆生生叫着,像是在为老人帮腔作证。

屋子里十分热闹。

抚今追昔,平荣斌坦言,这一切,就像是一场梦。

偷开证明上新疆

平荣斌是河南南阳人,1943年6月出生,因为很小的时候便父母双亡,他是由叔叔养大的。

“1960年,那时候正赶上3年自然灾害,我们全队有800多人,都在队上的大食堂吃饭,每顿饭只有5公斤粮食,再加上些野菜、红薯叶子,熬成糊糊,吃饭的时候每人一瓢,盛到碗里清得可以照得见人,老百姓都喊‘镜汤’。刚吃下去,感觉饱了,要不了一个小时,又饿了。即使这样,当时已经初中毕业的我,每天还要跟着大人出工干农活,一天下来,累得整个人都是软的,像滩泥。当时,我有一个叔叔在新疆,在哈密的红星一场上班。听说新疆能吃饱肚子,我就想,不管咋样,我得到新疆去……”

平荣斌的想法,叔叔坚决反对,“不行,你才17,我咋放心你跑那么远?”

当时出门,坐车要证明、吃饭要证明、住旅店也得有证明。叔叔给大队领导们挨个交代过,不能给平荣斌开证明。

没有证明,平荣斌哪都去不了。

当时,平荣斌上学的河南省社旗县社办中学校长名叫平振海,论辈分也是平荣斌的叔叔,掌管着学校的公章,而且对平荣斌一直不错。在队上开不了证明,平荣斌便把主意打到了他头上。

在平振海的办公室里软磨硬缠了半天,可他就是不吐口:“你叔不让你去,我哪敢放你走。”正说着事,有人上门找校长,把他给喊走了。

平振海出门后,平荣斌一看,他桌子上摆着信签纸,抽屉半拉开,露出里面的公章。平荣斌眼珠子一转,坐到桌前,自己给自己开了一个证明,内容他至今记得:兹有我校学生平荣斌,到新疆探亲,希望沿途放行。河南省社旗县社办中学

公章盖好,平荣斌做了贼一样,心“砰砰”乱跳着离开了平振海的办公室。

“过后回想起来,他当时那么做,很可能是故意的。一方面可怜我,想让我去新疆闯闯;一方面又怕我叔叔怪罪。所以他不好直接给我开证明,才让我自己开。要不然,他出门不可能不把抽屉锁好,我也就盖不上章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平荣斌感慨地说。

就是靠着那张自己写的证明,平荣斌顺利地来到了新疆哈密。

用奋斗致敬时代

在红星一场,说到平荣斌,都知道他是一个很能折腾的人:办过家庭农场,开过玻璃纤维厂、五香瓜子厂,还到天湖矿区开过锰矿。

“为啥折腾?还不是为了日子能过好点?”平荣斌说得很简单,关于办厂的那些事,他似乎不太愿意回忆。

到了红星一场,饭是能吃饱,可还是穷。

平荣斌告诉记者,那时候的干部都特别正派。他叔叔平振德当时是场计划财务股副股长,大小也是个官。他来到红星一场后,叔叔直接把他领到团场人事科。人事科领导跟叔叔关系不错,想照顾他,先是要把他安排到条件不错的机耕队,叔叔不让,说应该派他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好好锻炼;人事科领导又提出,让他去条件相对较好的八连,绝对是基层一线,可叔叔还是不同意。最终,他去了条件恶劣的红星一场工业大队工二队。

“我上班是当年3月,刚开始是在红光车站装土碱,每人每天最少要装10吨以上;后来又派我去挖芒硝,戈壁滩上天天抡十字镐,一天下来,胳膊都抬不起来。一个字,苦!真是苦。每天那么累,一个月工资才39.47元。”

1961年底,随着工业大队解散,平荣斌调到了当时的二连(后改为七连),种小麦。

那时,由于地都是新开出来的,土地瘠薄,小麦亩产一般在200公斤左右,能上300公斤,已经是高产田了。

“那时候的人都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我记得,我刚到二连的时候,全连一年粮食总产是30万公斤,到1977年的时候,还是那些人,地也没增加多少,粮食总产已经过了100万公斤。”

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他的工资却定在79元上多年不涨。

平荣斌是1970年结婚的,而后又有了3个儿子,妻子向定芬是家属,这也就意味着,平荣斌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一家5口。

生活的拮据可想而知。

向定芬告诉记者:“当时粮食定量,根本就不够吃。有时候家里炒菜连油都没有,只能用酱油炒,炒出来黑乎乎的,可一家人还是吃得很香。”

心思活络的平荣斌对这样的日子很不甘心。

哈密的春天比河南来得要晚,但春天终归是要来的。

改革的春风吹到哈密后,当时的哈管局提倡、鼓励职工创办家庭农场。

1985年,响应上级号召,平荣斌把二连不太会种地的、没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聚到一起,把他们的地也收到一起,共998亩,办起了自己的家庭农场。

也是在这一年,原农二师副政委张之柱调到哈密,任哈管局党委第一书记、局长。

当时的哈管局正逢窘境,资料显示:作为一个副师级兵团师(局)的哈管局,全局流动资金只有区区3万元。

经过无数昼夜的思考,张之柱决定进行改革的尝试性探索——哈管局由种小麦改种棉花,这也是后来张之柱“棉花局长”外号的由来。

为了种好棉花,张之柱还从库尔勒请来有着几十年棉花种植经验的邓兴华当顾问,要把农二师棉花高产的经验传到哈密来。

1986年,响应上级号召,平荣斌从自己的家庭农场辟出50亩地,试种棉花。那年,足足半年时间里,邓兴华每天都会骑着自行车,来到平荣斌家庭农场的棉花地里,从播种到田间管理再到收获,全程指导。当年,平荣斌的棉花亩产上了100公斤,试种成功。

随着各团场的试种成功,哈管局棉花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也是在这一年,响应上级号召,平荣斌尝试办厂发展工副业,玻璃纤维厂、五香瓜子厂……一个接一个。

用平荣斌自己的话说,虽然进行过多种尝试,付出了很多心血,用尽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可他办厂并不成功。

1990年,平荣斌放弃创业,回到连队继续当他的大组长。近5年的创业历程,留下的,是12万余元的亏损。

总结自己创业失败的教训,平荣斌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单枪匹马没有帮手,而自己又将摊子铺得太大;二是思想不够解放,胆子不够大,就比如,为了支持自己创业,上级领导帮他从银行协调了低息贷款,并与银行协调,要银行多多支持他,可他呢,壮起胆子,只敢贷1万元;三是初中文化,知识不足,很多东西特别是对企业管理不熟悉不了解。

谈起自己的创业历程,平荣斌说:我奋斗过、努力过,所以哪怕失败,我也对得起这个时代,没什么可遗憾的。

安享晚年感恩党

“1967年,我当时还在老家重庆,经朋友介绍和他认识后,前后通了3年信,也没见他的人,就看了他寄给我的一张照片,感觉他人踏实可靠,长得也还周正,文化水平高,字写得又好,就同意来新疆跟他结婚了。刚开始那些年,我没有工作,他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一家5口,日子确实是苦。那时候做梦都想不到,能有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采访结束,记者临走前,今年已经75岁的向定芬这样说道。

“都是托共产党的福,现在,我3个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还有两个入了党,日子过得都很好,不用我们操心。我每个月退休工资4500多元,老伴每个月也有2100多,住的是楼房,吃穿无忧,每天逗逗鸟、看看报,隔一阵出去转一圈,欣赏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日子,真是掉进了福窝里,别提多美了。”妻唱夫随,平荣斌带着一脸满足的笑,在旁边补充。

像是为老人的话喝彩,两只鹦鹉“唧唧喳喳”地,你一声他一声,唱出一屋子的喜气。(刘亮 马建生)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