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十三师政务网门户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专题专栏>> 归档专题>>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正文
【我和我的祖国】变化的是房,不变的是家
来源:兵团第十三师   作者:新闻中心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9-12-09 19:14:50

在火箭农场一套三居室内,62岁的姚新庆和老伴在这里安享晚年。

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姚新庆在抬起头的那一刻,微闭双眼,静静感受北纬42度阳光的暖意。

翻开一本泛黄的相册,曾经熟悉的影像,瞬间勾起了无限思绪。“几十年间,‘家’的变化太大了!”姚新庆手指着一张照片,将时光拉回到上世纪80年代。

第一张照片是他家的土房子,照片上姚母、姚新庆以及他的妻子衣着朴素,迎着光,笑得灿烂。

“这是我的第一个家,土房子。”

1982年夏,陕北农村,25岁的姚新庆成家。那年,他被乡重点中学录取为民办教员,亲戚们觉着他“有出息”,才敢把为数不多的“余粮”借给他。

这是一间完完全全的土平房,土墙、土炕、然后木椽封顶,亮堂点的就数那两扇玻璃窗。

整个家共两间半屋,一间婚房,一间老娘住,另半间是搭了个顶棚做厨房用。院子是土院,逢年过节放鞭炮,炸的院子里尘土飞扬,院墙歪歪扭扭,那会,他们家请不起匠人打土坯,姚新庆自己就去捡了不少别人家不要的土块垒起来。

学校旁边有个照相馆,姚新庆承诺给照相的师傅的孩子补习语文课本后,师傅破例给他照了一张。照片里,他还很瘦,精神奕奕。

这间屋子,他们一家住了10年,直至家里的老三出生。

“这是我的第二个家,砖瓦房。”

1987年土地改革,姚新庆家里分到了12亩土地。那会儿,种西瓜,市场好,家里收入不错。且姚新庆当时是重点班班主任,每年的奖金也客观。

1992年,姚新庆“动了真格”。砖瓦房,北房的主梁是专门从县城买的松木。他为自己竖起大拇指,“村里第10个盖砖瓦房的。”

门楼、中院、北房。合起来6分多地的院子,整整齐齐,四方状。入冬时,崭新的砖瓦房建起来了,姚新庆搂住妻子,“咱家,美不?”

1993年正月初四,大女儿姚燕从外面借了个照相机。

在这张照片里,姚新庆搂着妻子,一儿两女站两旁,他昂着头,意气风发。

村里不少人眼红,“这家伙,真是有钱了!”

之后,也有修修补补,却没有再照相。

“这是我的第三个家,小洋楼。”往后一指,“就是后面那张全家福。”

2017年,姚新庆退休,和老伴一道来火箭农场居住帮着带孙子。

姚新庆说:“老了,跟着儿子住,踏实。”接着,他附耳过来,悄声,“买房的钱,是我出的。”

再加上跟儿媳关系相处十分融洽,姚新庆暂时还没有买房的打算。

这张照片里,笑起来的姚新庆额头上皱纹印子很深。

几十年的时间里,姚新庆一家虽几经移居,家的外观换了又换,但其内核却始终没有变。“我觉得只要一家人始终在一起,一起努力,一起奋斗,家就会越来越好,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牵着老伴粗糙的双手,耳顺之年的姚新庆很知足。(谢增杰)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