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十三师政务网门户网站
帮信罪,顾名思义,是指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还为其犯罪提供服务器托管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犯罪行为。从司法实践来看,很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之所以能够得逞,与他人提供各种帮助服务密不可分。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办案数据显示,帮信罪已成为仅次于危险驾驶罪、盗窃罪的第三大犯罪类型。
近年来,随着公安机关破获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数量增多,帮信罪案件数量也随之激增,“帮信”已成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点之一。目前帮信罪的典型行为有两种:一种为金融诈骗犯罪提供身份证、银行卡,涉案人员以学生、无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偏低的人群居多,自以为是“生财有道”,殊不知是迈进了犯罪的深渊;另一种是帮助诈骗团伙制作小程序、推出技术解决方案等,以科技企业从业人员居多,以“技术中立”为挡箭牌,实则沦为犯罪的“技术助攻”。帮信罪的犯罪主体虽然不是罪大恶极,但却为不法分子获取犯罪所得打通了关键一环,而且给公安机关的溯源打击带来严峻挑战,社会危害巨大,不容小觑。可以说,“帮信”行为不仅害人害己,还贻害社会各个层面,它位于信息网络犯罪的前端,潜伏在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是一个波及面广、穿透力深、破坏性强的违法犯罪类型,给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造成了严重的侵害。
为全链条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2015年11月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帮信罪,这为打击信息网络犯罪帮助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相关部门要立足新型信息网络犯罪案件数量猛增、黑灰产业蔓延的态势,坚持全链条、全方位打击,坚持依法严惩,依法严厉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守护好人民群众“钱袋子”。准确把握帮信罪和信息网络犯罪的关系,通过治理帮信罪助力打击犯罪产业链,更加有力、有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上游犯罪。推动帮信罪治理理念、治理标准的协同,严格做到依法认定、精准打击,积极应对新型网络犯罪和轻罪治理的挑战。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对网络犯罪进行溯源治理,预防帮信犯罪至关重要。要针对重点人群,进一步加强普法教育和典型案例宣传,深刻揭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危害,特别是要警示教育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人群不被蝇头小利所惑,不去逾越法律底线,抵制诱惑,把握底线,远离帮信犯罪,提升普法宣传的实效。特别是教育部门、各类院校应做好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等教育管理,推动实现诉源治理。
总之,推进帮信罪司法治理需要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采取对策,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坚持精准防治、对症施策,从源头上最大限度防范此类犯罪的发生,为有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上游犯罪提供强有力支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主办 兵团第十三师办公室承办
联系电话:0902-2566403 邮编:839000 您是第 位访问者
新ICP备15003377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894号 网站标识码:BT13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