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种了12亩地,大概400多棵核桃树,每亩能产100多公斤,收成比去年好多了。”10月13日,柳树泉农场五连核桃种植户苗清风一边采摘一边说。
苗清风的丰产丰收离不开连队对核桃产业的精准扶持。依托独特的光热与土壤资源,近年来,柳树泉农场五连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薄皮核桃产业。为助力职工群众种好核桃,连队免费提供树苗,定期开办技术培训班,手把手教授嫁接、管护技巧,从源头提升了核桃的品质与产量。
“我们连队今年有200多人种植核桃,总面积达7000余亩,主要种植185纸皮核桃。”该连队“两委”成员古丽妮萨·吾普尔介绍道,“185纸皮核桃是优质核桃品种,具有壳薄、肉厚、出油率高的特点,市场价格也比其他品种高。”目前,该连队核桃采摘工作已基本结束。
与此同时,红星一场的“南果北种”创新实践同样绘就了丰收图景。走进新星高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无花果大棚,藤蔓沿着支架舒展,饱满的果实挂在枝间,清甜的香气扑面而来。
“目前我们种植了3座无花果大棚,总面积约1.5亩,主要有波姬红、布兰瑞克、芭劳奈3个品种。”新疆新星高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曾寒介绍道,“目前我们两天采摘一次,一次能摘10公斤左右,累计产量已达800公斤。”
高产量的背后,离不开科学种植技术的支撑。据曾寒介绍,他们主要采用“一字拉低修型”技术,让主干南北一字形展开,侧枝向东西方向拉开,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阳光,保证透光性,使果实更容易着色,甜度也更好,还方便后续修剪、疏果、喷药等管理工作。
目前,新星高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南果北种”计划,已成功试种甘蔗、芦笋、冰菜和无花果等多种南方特色作物,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丰富了当地农产品种类,还为职工群众提供了多元化的增收渠道。
近年来,师市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以科技为笔、以产业为墨,持续推动特色农业发展。通过科技赋能、结构优化,让曾经的“小特产”逐步成长为“大产业”,实实在在鼓起了职工群众的“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张娟 韩冰洁 李叶雯 张智帆 杨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