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四场骆驿镇
机构职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四场是内地进疆第一团,19594月建场,2004年红星二牧场并入红星四场,20224月骆驿镇挂牌成立,开启了团镇合一新篇章;红星四场位于哈密市伊州区以东,西距哈密市50公里、新星市26公里,东与烟墩相邻,西与大泉湾乡毗邻,南抵兰新铁路线,北至东天山山脉;团场土地总面积12.60万公顷,其中山区天然草场面积10.14万公顷。团镇下辖12个连队,2个社区,8个事业单位。年末常住人口919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17%团场现有基层党组织26个,党员628人,机关事业单位编制110名,其中少数民族干部10人,连队社区两委职数102名,其中少数民族14人。团镇先后荣获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兵团平安团场、兵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兵团文明团镇等称号。

红星四场骆驿镇有如下特点: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有着进疆第一团的美誉。境内兰新高铁、兰新铁路、哈临铁路横贯东西,G30G7高速公路、312国道、S328S656等多条重要交通干线在团镇交汇,半小时可达哈密市中心,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团镇处于哈密市六大产业布局核心区,是十三师新星市东疆经济最具活跃的桥头堡,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节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二是资源禀赋突出。团镇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主要有两大类,1.矿产类资源方面,有砂石矿、黏土矿、石英石矿、花岗岩矿、金矿、铜镍矿6种,矿产地3个。自然资源丰富,区域风能资源充足,主要位于马庄山地区,光能资源丰富,建有200MW光伏基地1个,新能源潜力巨大;2.旅游类资源方面,自然、田园风景、人文历史点多面广,发展旅游业条件便利,巴木墩大型祭坛遗址、百万亩天然牧场、巴木墩水库、伊吾40天保卫战增援纪念馆、场史馆等旅游资源,为团镇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创造了条件。

三是产业带动力强。骆驼圈子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加速团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备休养生息功能。便捷的交通枢纽地位,为团镇打造东疆工业品出疆物流园提供了便利条件,尤其是辖区哈密市工业企业、师市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团镇借势打造特色工业小镇,实现内引外联、发展物流集散、商贸餐饮等服务业起推动作用。

四是农牧业基础牢固。团镇农林牧基础雄厚,生产技术居区域领先地位。拥有耕地8万余亩,主要种植作物为棉花、葡萄、红枣等,棉花产量刷新十三师历史之最。天然草场150余万亩,有规模化畜牧养殖基地1个,畜牧业养殖水平较高,团镇农业的机械化程度高,农业技术先进,农牧业发展基础好;团镇拥有独立地表水系,为工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是群众幸福指数较高。团镇城镇功能较为完备,吸纳就业能力强,2018-2024年新增就业人数1845人,区域人口社会保险参保率达99.77%;职工邻里团结,社会和谐。团镇生态环境好,现有林地面积3.680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9%。用气人口达90%,集中供热人口达80%,绿色低碳发展成绩突出。

近年来,团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和兵团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党中央对兵团的定位要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方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盯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特色团镇、宜居宜业和美团镇、民族团结示范团镇这一目标,全场经济社会总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联系我们

红星四场骆驿镇

联系我们:0902-6441790

办公地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红星四场光明路1号

办公时间:夏季  10:00-14:00  16:00-20:00

冬季  10:00-14:00  15:30-19:30

机构领导

龙   刚    党委书记、政委

张   鵾    党委副书记、场长、骆驿镇镇长

杨昌兴    党委常委、副场长(援疆)

赖春光    党委常委、副场长、骆驿镇副镇长

石伟焱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办公室主任

李乾红    党委常委、武装部部长

姚   兰    党委常委、副政委

苗魁然    红星四场副政委(挂职)


内设机构

纪委

党政办公室

党建工作办公室

经济发展办公室

平安法治建设办公室

应急管理和生态保护办公室

财政所

武装部

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

文体广电旅游中心

城镇管理中心

维稳综治边防中心

为民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

产业促进中心

红星四场幼儿园

红星四场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