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泉农场
机构职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柳树泉农场,地处哈密市境内的西部,前身是哈密县前锋人民公社,1982年4月,纳入兵团管理,隶属兵团哈密农场管理局管辖,1990年升格为正团级单位。团场场部距新星市82千米,距哈密市67千米。团场土地确权面积1192.34平方公里(178.86万亩)兰新铁路、兰新高速客运专线、G30连霍高速公路横贯场区,交通便利。团场8全建制集体所有制连队、2个社区。2024年末总人口1.1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比52.97%

团镇经济高效发展,紧扣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经济高质量发展各环节、全过程。2024年,全场完成生产总值14.18亿元其中:一产完成3.01亿元、二产完成3.71亿元、三产完成7.46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亿元完成归属地方税收收入0.4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8亿元完成招商引资实物工程量6.9亿元,实现税收收入0.9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26:53,高质量发展承载力优势明显。

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现有耕地4.2万亩,葡萄种植面积3.3万亩,以无核白品种为主会跳舞的葡萄享誉疆内外,同时盛产核桃、杏子等瓜果。2020年以来,团场党委大力实施葡萄提质增效工程,着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完善葡萄高效节水2.2万亩,架面提升改造1.8万亩,创建双万元田”1.4万亩,团场葡萄总产量6.66万吨,实现产值4.76亿元现有养殖小区9个,棚圈490座;设施农业1个,设施大棚300座;建设师市标杆合作社4

民族团结成效显著,紧扣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自建场以来,曾荣获6、第11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兵师各级民族团结进步荣誉称号余个;荣获自治区、兵团、师市民族团结先进个人16人。现有维、汉、哈、回等民族9个,少数民族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为主,多民族嵌入式发展局面良好。

自然人文得天独厚,团场光照充分,热量丰富,降雨量少,昼夜温差悬殊,年平均无霜期198天,是发展光热能源的优质区域;历史文化传承久远,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兵团级2处,白杨沟佛寺遗址、九龙树是哈密市旅游首选地,2024年,团场旅游接待游客突10万人次,实现收入1300余万元。

联系我们

第十三师新星市柳树泉农场

联系电话:0902-6351019

办公地址:新疆哈密市柳树泉农场天山北路2号

办公时间:冬季上午9:30-13:30;下午15:30-19:30

                  夏季上午9:30-13:30;下午16:00-20:00

机构领导

刘晏森                党委书记、政委

牙合甫·吐哈西    党委副书记、场长

李明远                党委副书记、副场长

姚   磊                党委常委、副场长(援疆)

王天婷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办主任

方   建                党委常委、副政委、总工会主席

夏立国                党委常委、武装部部长

内设机构

第十三师新星市柳树泉农场内设机构:

(一)党政办公室

(二)纪委(监察办)

(三)党建工作办公室

(四)经济发展办公室

(五)平安法治建设办公室

(六)应急管理和生态保护办公室

(七)财政所

(八)人民武装部

(九)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

(十)文体广电旅游中心

(十一)城镇管理中心

(十二)维稳综治中心

(十三)为民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

(十四)产业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