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上海市闵行区监察委员会对刘某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一案依法调查终结并移送区检察院审查起诉。该案是一起典型的由风及腐、风腐交织案件,案发时间跨度久,既有收送礼品礼金等行为,又有收受大额贿赂等涉嫌犯罪行为。
今年6月至今,闵行区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立案15人,留置8人,移送司法6人。在案件查办过程中,既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也由腐纠风,细查腐败背后的“四风”问题。比如,在查办区属某集体企业总经理刘某等人案件过程中,从一件反映作风问题的线索入手,不仅查实了刘某违规接受宴请、收受礼金等“风”的问题,还查实了他权钱交易的腐败问题,并挖出其他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风腐”问题线索,其中2名干部被留置,5名干部因违规接受宴请和收受礼品礼金被立案审查调查。
风腐同查同治收获成效,还要归功于闵行区纪委监委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的一项机制改革。
2025年3月,闵行区纪委监委打破以往监督与审查调查相对分离的壁垒,第一到第六纪检监察室一体履行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职能,将10个派驻机构和14个街镇纪(工)委划分成6个协作片区,由一到六室牵头联系指导;每个片区以纪检监察室为中心,一边统筹派驻机构及其联系的机关、国企纪委,一边统筹街镇纪(工)委及其指导的村居纪检力量,形成“一体两翼”片区协作工作格局,进一步深化了“室组地”联动监督、联合办案工作机制。
该机制运转半年以来,闵行区纪委常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严金丹感触很深:“之前审查调查室侧重于查‘腐’,监督检查室侧重于查‘风’,对审查调查室办结的严重违纪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案后治理的‘后半篇文章’由监督检查室牵头推进,从机构设置、职能配置的角度看,风腐同查同治还达不到最佳效果。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对口联系相关领域和街镇,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一体履行,从线索研判到案件办理全程贯穿风腐同查同治理念,查改治全链条推进,确保对口联系的行业和地域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是一项重要措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上持续探索,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永远在路上,不松劲、不停歇。除了在风腐同查同治上完善机制、提升办案质效,学习教育期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作风建设方面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可常态化、长效化坚持的经验做法。
经常性开展教育,日常敲警钟,提醒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作风之弦。杭州市余杭区构建分层分类学习教育体系,针对领导干部、基层干部、年轻干部、“两新”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等不同群体,分别以学习组学习会、专题读书班、青蓝学院、“两新”移动课堂、线上云课堂、银龄党建班等为载体,让纪律教育在全覆盖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
加强经常性监督,让作风问题无处遁形。“你分管的部门和单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突出,要高度重视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领导干部。”9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与3名市领导一对一、面对面交换意见,通报其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督促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常态化抓实抓牢分管部门和单位的作风建设。
桂林市纪委监委紧盯“关键少数”,市、县两级纪委书记对同级党委“一把手”及其领导班子成员加强同级监督,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细化9项监督措施,及时纠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斩断由风及腐链条。
始终利剑高悬,严查这一手绝不放松,形成震慑。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纪委监委整合监督力量,采取片区协作模式,组建专项检查组,在清明、“五一”、端午等节假日,紧盯“节日病”深入重点场所开展察访,坚持节前通报曝光强震慑、节中察访抓现行、节后督促整改。运用信息化手段精准监督,深化与税务、财政等部门协作,运用票检平台分析异常发票数据,关联比对出差记录、公车轨迹、接待凭证等数据信息,精准发现漏洞。
扎紧制度笼子,健全经常性发现和解决作风问题机制,提高监督穿透力和有效性。杭州市钱塘区纪委监委以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作风问题典型案件为剖析重点,锁定易发多发领域部门,深挖根源、细研对策。结合查办过的案件,通过制发监察建议书、廉情抄告、“两单一函”,压实问题突出单位的作风建设主体责任,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例如,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信息管理办公室原四级主任科员许宇韬违纪违法案件中分析出违规执法、吃拿卡要等问题表现,不仅向其所在单位制发监察建议书,还在全区执法领域开展涉企执法不规范专项治理,今年以来处理处分10人,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果。
抓好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直至真正化风成俗;要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